选择城市
更多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问编辑
当前位置:
比亚迪为日本特供K-Car, 闯硬核市场挑战大,售价低,没事找苦吃?
吴沛哲
吴沛哲
原创 · 0浏览·2025-11-14 15:03 · 北京
关注

[汽车之家 行业]在10月30日开幕的东京车展上,比亚迪首次公开展示了专为日本市场打造的电动K-Car车型。这是中国车企罕见地针对海外市场开发专属车型。

首款车名字是RACCO,取自海獭的日语发音。电动版RACCO有两种续航版本,准备2026年夏季或秋季正式上市,售价250万日元,11万人民币左右。

汽车之家

BYD K-Car

K-Car是日本市场特有的小型车,俗称“买菜车”

K-Car又称“轻型汽车”或“轻自动车”,购买价格和使用成本低廉,方便通勤、停车方便,类似于中国消费者俗称的“买菜车”。

K-Car非常适合日本较小的行车空间、道路布局和用车场景,深受日本国民喜爱,在日本汽车市场占有稳固30-40%的份额。

K-Car市场是块大蛋糕,拿下1%都销量都非常可观

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JADA)统计,2024年,日本国内销售汽车442.15万辆。根据日本轻自动车协会联合会统计,K-Car销量约为155.79万辆。也就是说,K-Car贡献了日本汽车市场超三分之一的销量。

2025年前三季度,K-Car在日本销售了126.15万辆,销量占比亦高于三分之一。比亚迪哪怕只拿下个位数百分比的市场份额,都能收获非常不错的销量。

挑战之一:K-Car市场是高度集中的寡头格局,外企从未挑战成功

K-Car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寡头格局,铃木(38%)、大发(22%)和本田(19%)合计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就今年前三季度看,铃木、大发、三菱、斯巴鲁、本田、马自达、日产和丰田是K-Car市场的八大主要品牌全部来自日本本土,其他品牌所有的K-Car产品仅销售213辆,份额可以忽略不计。

汽车之家

日本品牌几乎垄断Kcar市场

挑战之二:日本法规对K-Car有严格规定,需重新设计产线

除了品牌接受度,经济性也是比亚迪面临的挑战。不是所有小型车都叫K-Car!日本法规对K-Car设定了严格的标准,在车型尺寸、排量、功率、乘员都有严格的设定。车身尺寸:长宽高限制为3.4m x 1.48m x 2.0m,和发动机功率也有严格规定。

虽然中国车企本身有许多小型车产品,但它们的车身尺寸或排量通常不符合K-Car标准。

要进入这个细分市场,车企无法基于其全球车型平台进行开发,几乎需要从头开始为日本打造这款产品。

不过,好的方面是,虽然载重、续航等能力大幅低于其他乘用车,但K-Car的售价、能耗和维保费用均明显低于标准乘用车和皮卡,而且还可在税费等方面享受特别的优惠。

K-Car车主可以享受较低的税收优惠,而纯电版K-Car更是可以获得最高55万日元的政府补贴。

汽车之家

挑战之三:售价低,运营要求高,贡献利润占比不高

为日本特供的K-Car只能在日本销售,且售价相比标准乘用车普遍较低,对生产和销售的运营能力要求又很高。外资投行JP Morgan测算,Racco的直接利润贡献仅占比亚迪2026年预期收益的1%-2%。

也有机遇:新能源汽车在日本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远远不如中国

截至2025年9月,日本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2.8%,纯电动汽车渗透率更只有1.7%。这反映出在日本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难度,但也看出出日本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比亚迪希望在日本汽车电动化转型中占得先机。

单车利润不错,比国内卖车赚钱:售价近2倍

尽管Racco是新开发车型,初始折旧和生产成本较高,但定价约250万日元(约合11.4万元人民币)的定价显著高于比亚迪在中国销售的紧凑型车。海鸥在国内最低价还不到7万块。因此,JP Morgan的报告估算其单车利润可达5000至8000元人民币

苍蝇腿也是肉:这仅是单一市场的小型车的贡献量

日本K-Car市场常年销量稳定在120万到130万辆。这其中假设约三分之二的日本消费者偏好本土品牌,比亚迪的目标客户群就只需盯住剩余30%-35%愿意尝试新品牌的消费者,也就是年容量约35万至45万辆的年销量。

比亚迪在2026年初期或许有能力先占领上述可触达市场的20%至30%,后期满产后可以贡献利润上升至4-10亿元,使比亚迪2026年利润预测提升1%-2%

长远看,战略意义更大,海外本地经销商乐于合作

Racco的战略意义在于证明了比亚迪进军国际市场的长期承诺。比亚迪还通过巴西、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匈牙利、土耳其等地的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支持国际战略布局。

比亚迪采用授权本地经销商的模式,因为海外市场更高的定价(通常为国内市场的1.5-2.0倍),比亚迪可为经销商提供8%-13%的可观渠道利润,这使得经销商投资回报周期极短(东南亚约6个月,欧洲约9-12个月),极大激发了合作伙伴的扩张动力。

比亚迪目前已将销售网络扩展至约70个国家,海外门店数量已达900-1000家。

出海不得不做,海外市场对比亚迪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2025年5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信部先后发声,批评国内汽车行业无序价格战挤压企业利润空间、阻碍行业发展。工信部将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大整治力度。中国国内汽车市场正倡导“反内卷”,比亚迪最擅长的价格攻势难以开展,汽车销量承受一定压力,3季度业绩出现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局面。海外市场对比亚迪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文章标签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纠错
2025/11/15 0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