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人物对话] 在2019广州车展上,东风Honda带来了多款插电式混动与纯电动车型,在展会期间,我们有幸与东风Honda汽车公司总经理夏目达也进行了沟通,就东风Honda的混动技术和企业战略进行了简单沟通,以下为对话速记: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东风Honda本次广州车展的参展情况?
夏目达也:这次我们东风Honda的展台占地面积1400平米,这次我们带来混动车型,也包括我们前段时间才发布的纯电动车型。
记者:东风Honda今年累计销量突破500万辆,同时也观察到今年东风Honda市场表现一直非常不错,请具体谈一下东风Honda今年以及表现?
夏目达也:今年的话,整个车势一直处于“寒冬”,一直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但销量实现了64万辆,增长同比达到了23.3%。
记者:您刚刚提到参展车型中有CR-V耀目版,相比2019款CR-V它有哪些升级?
夏目达也:CR-V耀目版从名字看出它是非常耀目的,相比之前的车跟动态。在耀目版的高配版本上,我们搭配了盲点显示系统,这次推出耀目版也是感恩回馈我们百万用户的支持和信赖。

记者:混动技术一直是车企的优势,据了解东风Honda率先在业界构建“混动家族”,本次车展业带来了全系混动车型,请您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夏目达也:在今年九月份,我们艾利+混动上市,东风Honda率先在业界构建首个“混动家族”,包括CR-V锐混动,其中艾利绅锐混动已占艾力绅总销量的80%,越来越受消费者的喜爱。
记者:今年众多合作车均在电动车发力,东风Honda也在不久前推出收款纯电动车X-NV,这款车有何优势?它对东风Honda有何战略意义?
夏目达也:X-NV这款车型,它以XR-V为原型打造的,它保留了HR-V优良的操行性及使用性。同时它是做一款电动车,它的续航历程也是很优异的,综合续航历程401公里。这这款车变成了动力,首先它得做一辆车,具备车的新能,我们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记者: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已连续16个月比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您认为明年中国车市会“触底反弹”吗?
夏目达也:过往16个月来看,对中国市场是一个“小感冒”,以后还是会有持续的增长。因为现在汽车更加偏向年轻化,年轻人一开始慢慢开始购车,这个市场上有增长这样一些要素和环境的。
记者:您提到中国的消费者更加年轻乐华,我们看到未来中国市场消费者他的需求变化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企业做哪些举措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如何真正实现差异化竞争?
夏目达也:说到这个车势需求的变化,我觉得变化应该从两个方面讲,一个大的环境,是政府的政策,政府的环境,这个我们是没有办法去做改变的。伴随着国6普遍适用,我们得去应对来自于国家的变化。刚刚讲客观环境,还有客户,客户的动向我们也要持续关注,中国市场组大的特点改变实时都在变。因为它实时在变,而且变化非常大,作为车企持续不断为客户提供更新的价值,可能客户头一天喜欢你,第二天不喜欢你。我们也希望将我们的技术呈现给客户,让客户理解我们的技术。同时的话,也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体验到新的价值。
记者:您也提到了汽车的新价值,目前所有车企都在追求新四化,但这也是投资多,回报慢的领域,投入成本及节点把握的难题该如何基础?目前企业会重点投入哪一领域呢?
夏目达也:首先关于四化,我们考虑四化投入的时候首先想,就会比别人落后。因为我觉得这个四化投入的话,不是说和竞品之间的竞争,而是跟客户在赛跑,跟消费者赛跑。因为消费者他的需求,还有消费者他对汽车消费的认知是一直都在往前进的,如果我们不跟上消费者需求的话,我们就会被时代落后。所以在进行四化投入的时候,首先我们不是想回报一块,我们想的是如何满足消费者为第一为要务。
记者:新能源汽车市场又是一个关注的热点,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呈现出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一个调整,您如何看待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它的发展前景?
夏目达也:中国政府在前期推动新能源车的发展,我认为还是有背后的意义。我认为中国政府还是非常有责任感,考虑到能源,考虑到环境改善,所以才推出新能源汽车。在这个中间,作为车企应该将政府的政策转化为客户的回馈,让客户在这个里面受益。除此之外,作为车企要让客户,打破消费者对新事物的疑虑和担心。相比您也是开过电动车,它还是有一些很有趣的地方,很不一样的地方。电动车它这个魅力如果让更多的消费者体验的话,我想今后的这个市场就是直接变成消费者驱动的市场。所以最终我们不是说因为法规政府的要求去造新能源车,是以消费者需求,去造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
记者:非常感谢夏目达也先生给我们带来的分享,我们未来的话,也希望能够看到东风与客户之间赛跑,能够带给我们全新的面貌,谢谢。
夏目达也:其实我觉得我们和汽车之家是这样的关系,我们是希望能够去主干上客户的需求,我们也希望我们的这个点汽车之家能够让客户了解我们的想法,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事情。希望和媒体的平台一起去合作,让中国的消费者更加了解汽车市场,让中国的汽车市场更加健全。
记者:好的,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