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人物对话] 在2019广州车展上,新能源是热门的主题,长安新能源此次也带来了众多新品参展,在展会期间,我们有幸与长安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部总经理王强进行了交流,针对新产品、客户服务以及未来规划等多方面进行对话,以下为对话速记:
![]()
记者:首先感谢王总接受我们的对话,当前新能源市场增量是有的,但是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新系列的品牌。您如何看待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呢?
王强:其实今年长安新能源的结果,虽然面临着整个行业的挑战,但是最后我们也实现了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情况,就此而言这个结果还是理想的。从今年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细看到整个行业的回顾,同时也可以看到对我们的挑战巨大,这是由政府政治风波带来的巨大的经营挑战。去年的政策补贴和今年的政策补贴相比,导致目前十几万的产品,少了5万块钱的政策补贴,意味着整个经营压力会巨增,所以对整个行业来说都面临这种局面的挑战。而且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不会对行业产生巨大的增长。
![]()
今年长安上半年也会有一个契机,就是插上市场化的翅膀,我们也做了一系列的打算和准备,所以我们充满了信心。对于我们来说,每个管理层都对此感到心潮澎湃。我们目前做了一些准备:1、在我们的产品领域上,昨天我们就谈E家族1.5的产品时代,在这些产品上面,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实际上现在燃油车行业也是供给越来越多,没有所谓的优势。当产品发布起最多6个月,大家就会效仿。未来我们的优势是什么?那一定是客户更准确的认知,为客户创造价值,搭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生产平台,去服务好客户。
你们注意到没有,我们讲到电池电芯终身质保,而且这次我们对车不对人,只要这台车存在这个承诺就存在,这就解决了新能源客户对产品的顾虑。我太太对新能源车辆很满意,因为新能源的互动性做得不错。但是多了一句话就完蛋了,我老婆不开心好几天,我就问了一句话,你看我这台车,你收不收。“对不起,新能源现在还没有想好,不收。”国家的政策推出之后,消费者又面临选择的障碍,我为什么要在感受同样的或相差不多的感受下,一定要多花5至6万块钱选择新的汽车,而且还是一个现在不具备场景的汽车。我们针对这一块的痛点做了一个打算,比如说明年长安开始推出二手车体系,就是说你的二手车残值往往是2、3万,现在二手车很封闭,只流转到营运车市场。3到5年前是分时租赁,不是网约车,但新车做业务,一定是算不好账,商业模式不存在。所以资本的风头过了之后,一地鸡毛,大家都跑掉。
为了延续这个分时租赁的产业存在,这样商业模式就打通掉,所以滴滴在杭州开始试点共享汽车,是一种没有司机的商业模式。当大量3万元左右二手车辆开始下来,也只能在这个领域使用,因为没有其他用途,而长安要着力解决这个问题既不能影响行业,又要在客户终端创新性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提出明年要做电池管家。我们具备电池和车辆的技术,我们可以免费向客户每年提供一份体检报告,这个当中包含电池损耗的情况,车辆、车身、电气化所有的健康度。这有什么好处?未来在长安体系内,这份体检报告就决定你的估值,我们至少在长安体系内建立起二手车体系,换句话说从我买车的那一天就变成成本。过去我们买车是资产和财产的部分,所以这个观念要快速流转。
第二个要着手做一系列的创新,这个创新可能是一种伪创新,但是在我们看来是革命性的模式。现在北京奥动、北汽就做了100个换电站,过去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北京有大量的北漂,大量的客户没有自己的私家车,没有能力安装自己的充电桩,所以给你一个换电模式满足你的日常需求,但是错误的评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商业的本质,换电车停不下去。那么紧接着我们会在重庆突破业余板块的瓶颈,比如说我们在重庆会根据出租车运营保有量布局换电站,确保每个换电站有100至200个电池可供更换。
我们未来可以向客户推出换电的个人产品,可以设想一下,当你上下班过程当中,你不需要在家里面做一个充电桩,你更不需要在外面排队等待,去等待把电充满,你就没有了这个焦虑。
我们反过来看,我们对于电池的应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是电池的发展,由于供应商的进步决定行业的发展,如果我们没有柔性品的进步,就看不到这么大的发展。现在电池的进步必须要看到,为什么推出跟车不跟人,终身免费质保,就是因为现在国内的电池厂已经具备了5年50万的承诺质保。意味着我们设想营运车辆里面每年开10万里程都可以扛得住,每年就3万以内,理论上是10年30万,电池绝对能够扛得住,我们愿意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来做一场小小的赌博,比如说一个道理,逸动EV460是460km续航里程,即便是两三年以后,它的衰减是80%,我们也可以简单测算出至少还可以跑300到400公里。大家设想过没有,比如说我们明年要推出的E-Rock,客户告诉我很喜欢这个车,但是生活场景不需要续航600KM,对他来说600可能多了,因为多掏了很多成本来满足需求。所以未来有电池银行,由第三方来为客户持有电池,将整备过后的电池,也就是300公里的电池完全提供给客户,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如果预算跑500公里,你可以在换电站换大电池,现在长安从这个产品上就已经开始布局上规划,以后我们的机构统一,就意味着未来换电在我们的体系里面就是可实现的。因为从现在的角度来讲,客户最大的焦虑还是电池太贵。我们的整个成本里面,电池要占到50%以上。这也是符合国家的导向,汽油没有那么多,未来新能源的电能一定是未来所倡导的。
记者:未来3到5年之内出远门,有一个小的电车跑500、600公里吗?
王强:其实我们也是基于这个考虑,你发现没有新能源基于政府的补贴已形成不正当的竞争,在我看来,实际上到了600、700公里这个区间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客户已经足够了,也已经超过了油箱限量了。
记者:我觉得非电动车的产品特斯拉是很完善的,要更新到你可以让用车习惯都改变,我觉得不需要追求降低用车成本,每天开到2、3个小时就可以了。
王强:实际上L3最大的场景不是很多人都愿意买单,因为我自己明明可以开车,为什么要从另外一个场景来看,它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营运板块,分时这一块就不需要司机了,或者出租不需要司机,百度的阿波罗计划设想的场景就是你网上预约然后自动到你的上车点,下车之后又自动回归到出仓点,它对于整个成本的降低确实有帮助,而现在5G的推出又插上了翅膀,因为他们没有5G是实现不了的。
所以我们看来新能源技术是最痛苦的一个行当,我从燃油车过来之后,真的觉得有一段时间很不适应,就像在过去打怪升级积攒的经验没有用了。同时我又觉得很好,因为很符合未来的定义,不断创新和改变,而这个一定是个融合了电池厂商的进步,主机场对产品的进步,包括消费者需求的满足都会大踏步形成2.0时代,而燃油车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对不起,2.0的发动机大了,是否可以换个1.0的发动机。
记者:我觉得法规太多了,你不允许人家比你先一步吗?
王强:所以在我看来新能源产业未来竞争非常多,国家这一方面对我们影响大,但是从国家另外一个补贴退坡之后,实际上打开了电池保护的白名单,像特斯拉采用的松下电池、三星电池都会进入到中国市场,你可以看看电池生产厂商的财报都非常漂亮,都可以做到40%的毛利。当它快速产生成本和快速降价的时候,当回归到理性的十几的毛利率,未来可以就只有2万块钱,而这2万块钱优势就体现得非常充分,比如说用油车1500块钱一个月,用电车100块钱一个月,甚至打通跨电领域,比如说国家电网,我们也可以探讨未来商业模式,你打通之后向客户提供终身免费充电。客户一次性购买的金额,我们调动其他的资源,形成一种你就不需要购买电费这样的方式,实际上我个人觉得未来越来越多的方式让客户打消掉顾虑之后。我们就会享受到一系列的政策服务,以后电费给你买单,以后电池所有权不在你身上,你以后维修费用是终身免费的甚至以后软体的升级。比如说第一次搭载全新的框架,过去系统就是这个东西,你可以下载安装APP,意味着你可以打造自己喜欢的车辆。
记者:安卓的市场有很多资源可以用
王强:我们觉得充满一切的可能,我们有很多的机会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这些所有的价值,当成本发生逆转的时候,我们可以判断未来客户为什么不会选择一个燃油车,一定会选择对他体验更好的新能源汽车。
记者:好的,感谢王总的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