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2011赛季F1第二站马来西亚大奖赛在雪邦赛道进行。杆位发车的维特尔一路领跑,既揭幕战后再次夺得分站冠军。第四名发车的巴顿表现出色,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完赛,本赛季首次登上领奖台。雷诺车队再次成为黑马,第五位发车的海菲尔德起步表现惊人,最终帮助雷诺再次获得季军。
发车阶段,维特尔率先进入1号弯,雷诺的海菲尔德和佩特罗夫迅速超到第2和第5,汉密尔顿被挤到第3。韦伯的起步同样不理想,被后面的5台车超越。法拉利的马萨和阿隆索都守住了自己的位置,梅赛德斯的舒马赫从第11上升至第8,队友罗斯伯格从第9跌至第13。
在第1次停站前,维特尔与海菲尔德之间的差距拉大到7秒,但在更换轮胎后海菲尔德被两位迈凯轮车手超越。韦伯利用早进站的策略超到第7,阿隆索追到巴顿身后,而马萨在维修站耽误了时间,名次有所下降。随后,汉密尔顿利用软胎将与维特尔之间的差距缩小到4秒以内,阿隆索超越巴顿上升到第3。
巴顿更早的完成了第2次停站,这使他重新占据到第3的位置。汉密尔顿在更换了硬胎之后继续追赶维特尔,此时维特尔赛车的KERS系统出现了故障,而汉密尔顿的赛车由于轮胎磨损过快,速度迅速下降,在第3次停站后被队友巴顿超越。
重新更换轮胎后,汉密尔顿的车速仍然没有起色,每圈要比前面两位车手慢2秒。此时,韦伯已经追到汉密尔顿身后,但尝试了两次进攻都没能完成超越,韦伯随后进站换胎。接着阿隆索开始给汉密尔顿施压,虽然前者的可变尾翼已经损坏,但阿隆索还是在第45圈时尝试超越汉密尔顿。不过法拉利赛车的鼻翼与迈凯轮赛车的尾部发生碰撞,这次事故让阿隆索被迫第4次进站。
留在赛道上的汉密尔顿也迅速被海菲尔德利用可变尾翼超越,随后又被韦伯超越。汉米尔顿的轮胎磨损严重,不得不进行第四次停站,最终仅排名第7。但在赛后,阿隆索和汉密尔顿均因这次事故被罚时20秒,因此最终成绩榜上,阿隆索名列第6,汉密尔顿则掉到第8。
排名
|
车手
|
车队
|
成绩
|
1
|
维特尔
|
红牛车队
|
-
|
2
|
巴顿
|
迈凯轮车队
|
+3.2
|
3
|
海德菲尔德
|
雷诺车队
|
+25.0
|
4
|
韦伯
|
红牛车队
|
+26.3
|
5
|
马萨
|
法拉利车队
|
+36.9
|
6
|
阿隆索
|
法拉利车队
|
+57.2(加罚20秒)
|
7
|
小林可梦伟
|
索伯车队
|
+66.4
|
8
|
汉密尔顿
|
迈凯轮车队
|
+69.9(加罚20秒)
|
9
|
舒马赫
|
梅赛德斯GP车队
|
+84.8
|
10
|
迪-雷斯塔
|
印度力量车队
|
+91.5
|
11
|
苏蒂尔
|
印度力量车队
|
+
|
12
|
罗斯伯格
|
梅赛德斯GP车队
|
+1圈
|
13
|
布艾米
|
红牛二队
|
+1圈
|
14
|
阿古尔苏拉里
|
红牛二队
|
+1圈
|
15
|
科瓦莱宁
|
莲花车队
|
+1圈
|
16
|
格洛克
|
维珍车队
|
+2圈
|
17
|
佩特罗夫
|
雷诺车队
|
+4圈
|
-
|
里尤兹
|
HRT车队
|
退出
|
-
|
安布罗西奥
|
维珍车队
|
退出
|
-
|
特鲁利
|
莲花车队
|
退出
|
-
|
佩雷兹
|
索伯车队
|
退出
|
-
|
巴里切罗
|
威廉姆斯车队
|
退出
|
-
|
卡斯基延
|
HRT车队
|
退出
|
-
|
马尔多纳多
|
威廉姆斯车队
|
退出
|
其他车手方面,雷诺车手佩特罗夫原本可以获得第7名,但却在53圈时撞车退赛。索伯赛车对轮胎的保护非常好,小林可梦伟仅用了两次进站,这让他获得第8名,而由于汉密尔顿被罚,小林的名次又上升了一位,最终排名第7。舒马赫排名第9,为梅塞德斯获得了2个积分,他的队友罗斯伯格以第12名完赛。而两台印度力量赛车分别获得第10和第11位,新人迪-雷斯塔再次取得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