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汽车赛事] 2018 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举行。编辑也借此机会在正赛开场之前来到了雷诺运动F1车队的维修车间,探访这充满神秘感的地方。
我们从围场后方进入维修间,平时空荡荡的区域早已被无数隔板分割成数个区域。每位工作人员进入后,首先要做的便是从墙上取下对应的对讲机。
维修车间两个门面分别对应了两位车手,左侧是塞恩斯,右边是霍肯博格。在其赛车上方设有高亮的顶光提供照明,并标识了对应的车手姓名和车号。
由于保密原因,维修车间仅有部分区域允许拍照。虽然临近正赛,但或许是因为时间稍早,维修车间内气氛还很轻松,背景音乐的音量并不小。
目前车队使用的赛车名为RS18,其整体采用黄色为主色调,在20辆F1赛车中还是很抢眼的。
在各个车队门口都可以看到数个前鼻翼被斜放在门口,其有着充足的备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它是比赛中受损几率最高的配件。
当然,层数超多的翼片也为赛车带来了至关重要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如果将时间拨回数年前,相比之下那时候的翼片数量可真少。
驾驶舱上方的Halo可谓是这个赛季赛车最大的变化,有人将其称之为“天使光环”、“三角裤”,但相信更多的车迷还是认为它更像是人字拖的夹脚吧……
Halo采用碳纤维包裹钛合金材料制成,可承受来自正面高达46千牛的力量冲击。其目的在于减少事故对车手带来的伤害,诸如飞落的轮胎。
车身两侧硕大的进气口为发动机散热提供所需的冷空气,而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只能依靠鼓风机帮助散热。极端时,加入冰块也不是不可以。
我们都知道,制造一辆F1赛车的成本很高,碳纤维材质可谓是“罪魁祸首”之一,但赛车又离不开它高强度、轻量化的特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空气动力学在F1赛车中有这着足轻重的地位,赛车每一处的设计都要考虑空气动力学效应,也随处可见各种各样为提高空气动力学而设的导流部件。
这也是为何纽维这样的空气动力学大师在F1中非常受重视的原因。毕竟他甚至可以在动力单元并不出色的前提下,凭借一己之力让赛车同样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尾翼上端的可变式翼片(DRS)能够为赛车在直道时带来更好的加速度。在关闭DRS时,它带来的下压力也能让赛车在通过弯道时有着更快的速度。
不同车队的方向盘造型并不相同,但基本的功能、操作还是较为相似的。除了几个常规设定按钮外,每位车手还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设定部分自定义按钮。
参观时,轮胎还在维修间角落里披着加热毯还未安装。四条加热毯都支持独立的温度设定,在一旁的显示屏也会有对应的温度显示。
简单的聊了下赛车,再让我们看看这位正在用透明胶牢固车身贴纸的小哥。可别要小看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如果车身贴纸比赛中脱落,也会对车辆空气动力学造成影响。
维修间内设有很多显示屏,除了播放转播画面外,还有赛车的各项数据、比赛时的排名成绩、赛道的数据等等非常非常丰富的信息。
在正式比赛开始后,车队所有非必要人员都只能在环形屏幕后活动,前方的区域是留给车队技师(换轮胎等)的空间。
维修间外的区域也是比赛时非常具有观赏性的地方,这里将进行换轮胎的工作。本赛季已经没有“棒棒糖”出现了,但新的信号灯似乎并不给力,之前其它车队就有失误出现。
而在靠近大直道的一侧,这里是指挥台的区域,比赛时能在这儿看到车队的各位大佬。6块显示屏提供的数据,再加上背后策略大师们的建议,决定着车手进站时机等事宜。
上海站,霍肯博格和塞恩斯都采用了两停策略,两人也分别取得了第6位和第9位的成绩,车队对此也表现满意,恭喜二位。(图/文/摄 汽车之家 周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