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的储物空间和上一代车型相比,可说是进步不少,像是零钱盒、烟灰缸(那个年代的车上必备的设计)门板上的储物格,以及中控台上的储物凹槽,都是思域的特色。
虽然日本车型具备四门电动窗,而台规车型还是四门手动窗,但是思域当时在台湾省已经算是比较高级的车型,原厂就附上铝合金轮圈(在当时大多数车款都使用钢圈),以及绒布座椅。另外,当时许多车款在车内还能看到裸露的金属车体,但是思域已经使用大面积的皮革包裹(虽然只是塑料皮),质感明显比其他对手更好。
在海外车型上,依旧出现CVCC发动机的选项,但是台规车型还是无缘相见。台规车型搭载的1.4L发动机动力只能说够用而已,还记得小时候家人开车上山,在蜿蜒的山路上载了四大两小(超载),让人有种老牛拖车的感觉。不过燃油经济性可以说是无敌,导致家父后来换了福特Sierra之后,瞬间有种加油费用大幅攀升的感觉。
变速箱方面,在满街都是四速手动挡的年代中,这辆车已经出现了五速手动挡。甚至具备了Hondamatic这样的半自动变速箱,为何说是半自动呢?因为这台变速箱具备液力变矩器,但是需要手动换挡。从1980年开始,随着三厢四门车款的推出,原本二速Hondamatic被替换成三速Hondamatic。
虽然这个年代的日系性能车还没成气候,但是本田在还是推出了一款CX高性能车款(85Ps),也在这时候,思域的统规赛事出现了。虽然CX受到不错的评价,但是整个第二代车型在日本本土的反应,反而不如第一代车型,因为当时流行锐利的车体风格,二代思域反而走向较为圆润的设计方式。不过在我国台湾市场,二代思域却因为比较好的质感、隔音和配置、更高的价格,成为当时购车人心中较为高级的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