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英菲尼迪M系增加了Infiniti-Drive驾驶选项,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调节可以让变速箱提供四种驾驶模式,即SNOW(雪地)、ECO(经济)、STANDARD(标准)以及SPORT(运动)。依次下来,高挡位起步可防止动力释放过大,造成雪地打滑;而ECO和STANDARD则是属于换挡频繁那一类的,要说它俩的区别,前者会感觉在踏板方面稍硬一些,意图就是让油门更难深踩以达到够用就行的目的;S挡自然不用过多介绍了,换挡时机晚,转速稍高以获取更好的油门响应和动力输出。
在ECO状态下,车辆的行驶风格很保守,1500rpm左右的换挡时机犹如潜伏的病毒让你失去了感知顿挫的能力,换种说法,平顺也是一种舒适的表达。在这种游走中,油门响应几乎为零,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稍微大一些的油门会让乘客感受到突兀。
切换到S挡,转速开始会拉高一些,上升幅度不大,只有500rpm左右,此时如果驾驶者给出大油门的动作,变速箱会较快的做出降挡动作,转速也会升至2500-3000rpm左右,当然这要看刚才的油门深度。来到这个转速区后,变速箱貌似开始了记忆功能,它已经不是开始仅仅拉高一点转速(大概在2000rpm)的状态了,持续的保持才是接下来需要做的!
这时的M25会有变化,油门响应明显提高一个台阶,而且踏板对变速箱的传达指令也敏感许多。如果在加速后收油滑行,转速会慢慢下降,该状态下只要稍微加深一点点油门,转速随即又会拉升到刚才的水平。伴随发动机和排气声浪提高的分贝,M25也进入了它的“最佳状态”。
正如试驾部分的标题所说,英菲尼迪M25在驾驶方面的悠然要远远大于对动力的描绘,一台2.5L发动机要拖着1760kg以上的自重进行加速,虽说耳际的享受说得过去,但从声音和加速的比例来看还是能力有限的;要知道排量更大的M37也只有1807kg,所以真要想体会动态的精彩,驾驶后者一定会更有感觉!
在本次试驾中,厂家还准备了智能刹车辅助的演示环节(车型为M37)以及简单的项目体验(车型为M25),从兴趣角度出发,我觉得前面的话题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的。所谓智能刹车辅助也就是IBA(Intelligent Brake Assist),它的用途是在中低速时可以由电脑自行辅助刹车,甚至将车完全停止。
据介绍,使用该功能时有以下几种可能:1.在行驶中与前车距离缩短,驾驶者还在进行加速动作,此时踏板会给出相反的力度,也就是顶脚或是加强力度的方式提醒驾驶者;2.当车辆行驶中与前车距离缩短,同时车辆处于不加油的滑行状态时,刹车系统会及时介入进行自动制动;3.当前车减速或刹车时使距离缩短,同时驾驶者没有及时作出松油门动作,结果就是油门的反作用力和刹车一起并行工作,最终将危险降低或完全解除。
在此次试驾中,我们尝试了将车速控制在30km/h(教练说曾在60km/h顺利使用),当前车缓慢减速,后车不采取任何制动措施时,智能刹车辅助会在安全距离突破后自行采取制动,并且效果并不突兀;它并不是一次性刹停的那种,而是在车辆完全停止前还会留出一定的距离滑行后在柔和的停稳,据说这是为了让自动刹车过程更平稳、舒服。当车辆停稳后,刹车会保持3秒钟,之后便会有提示音警告驾驶员自行处理。
当然了,这只是一次很简单的示范,通过“慢镜头”式的误操作来展示智能刹车辅助的全过程,一旦遇到快速或紧急状态时,该系统的效果如何我们先不做评论。在产品介绍中,智能刹车系统只提供刹车功能,而智能巡航则于它互补可做到自动跟随。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英菲尼迪M25,从最初的印象来看,我是这样评价它的:外观绝对个性!应该是属于少数人的选择;车内的品质符合高端品牌的档次,相对也符合该价位的水准;空间并不是M系列的优势,在同级车中,它只能PK一下日系同档次车型,因此这成为限制成长的重要因素;驾驶方面,M25的长项在于延续下来的细腻与安逸,这代表着一种风格,同时也是小众化的竞争力!
价格层面,我倒是觉得今天试驾的豪华版还不错,比舒适版出多不到5万,你可以得到的不仅仅是后排座椅调节、双屏幕娱乐系统、电加热等一切后排奢华功能以及导航配置,同时还有了档次感的炫耀!其实这个最重要了,有些东西可以不使但绝对不能没有,往往购车心理就是这样。再者,喜欢英菲尼迪产品的用户并不会在乎这几万元,否则他们早就成为奥迪A6L或宝马5系的车主了,不是么?!(文/图/摄:汽车之家 孟庆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