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欧盟2024年电动汽车销量下滑5.9%,中国品牌存在感依然很弱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1日,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发布数据:2024年欧盟市场销售汽车1063.2万辆,同比微增0.8%。各类动力类型汽车中,仅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0.9%至328.9万辆,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9%至144.8万辆,销量同比下滑的还有汽柴油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拓展阅读:
1. 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
a. 尽管2024年销量有所下滑,电动汽车仍然占据较大市场份额。ACEA数据显示,2024年汽油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占比分别为33.3%和30.9%,纯电动汽车以13.6%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三位。
b. 在欧盟主要汽车市场中,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的汽车销量分别为281.7万、171.8万、155.9万和44.8万辆,同比下滑1%、3.2%、0.5%和6%。西班牙和波兰的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1.7万和55.2万辆,同比增长7.1%和16.1%。
2. 德国纯电车2024年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a. 2024年,德国新乘用车注册量约281.7万辆,同比减少1%。从市场份额来看,本土品牌大众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和宝马分别以19.1%、9.2% 和8.3%位居前三。而最成功的进口品牌斯柯达以7.3%居第四,同属大众汽车集团的奥迪位居第五,占比7.2%。
b. 纯电动汽车新注册量约38.1万辆,同比减少27.4%,占总注册量的13.5%。而因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的越来越受欢迎,混合动力汽车在2024年增长了12.7%,市场份额达到了33.6%。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加9.2%,但其市场份额仅为6.8%,仍低于预期。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价格仍然过高。
3. 中国汽车品牌在德国的销售双位数大幅下跌
a. 前11名电动车品牌中,2024年仅MG和上汽大通实现正增长。
b. 在德国,比亚迪2024年在德新乘用车注册量为2891辆,同比下滑30.2%,蔚来注册量为398辆,同比下滑68.5%,极星3181辆,同比下降49.4%,长城汽车3002辆,同比减少35.6%。
c. 而新进入德国市场的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新注册量分别为178辆和393辆。
d. 而从德国2024年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来看,比亚迪占比为0.7%,蔚来占0.1%,长城汽车占比0.5%。如果再加上燃油车,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就更低了。不过,若中国车企旗下的欧洲品牌纳入考量范围,数据不至于那么黯淡。一向表现优秀的沃尔沃所占的市场份额为3.5%,MG Roewe则为3.7%。
4. 德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低迷因为补贴取消
a. 2024年,德国电动汽车销量出现下滑,原因可以追溯到德国的购买补贴政策。2023年年底,德国政府忽然取消了电动汽车购买补贴,导致了电动汽车销量肉眼可见的下滑。
b. 但是,德国电动汽车销量的整体下滑,在各车企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输家,也有赢家。
5. 德国本土品牌销量虽然下跌,但市场份额逆势增加
a. 大众汽车集团仍然稳坐德国电动汽车市场头把交椅,排其次的分别为特斯拉、宝马和梅赛德斯。在德国新注册的电动汽车中,约三分之一来自大众集团。
b. 若从汽车品牌来看,虽然,德国本土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宝马和梅赛德斯销量也出现下滑,但是却在市场份额上出现了增加。宝马和斯柯达甚至出现了逆势增长。
c. 2024年,大众汽车品牌新注册电动汽车数为62108辆,同比减少了8500辆,但因为降速低于整体市场萎缩速度,大众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反而有所增加,由13.5%大幅提升至16.3%。
d. 宝马新注册纯电动汽车增加了1600辆,达到42066辆,由此取代了特斯拉,位居第二,其市场份额达11.1%,增加了4.1个百分点。
e. 排名第四的梅赛德斯虽然新注册量减少至33991辆,但市场份额从7%上升至8.9%。
f. 大众集团旗下的斯柯达的市场份额则提高至6.6%。不过,同为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不仅其新注册量大幅下降至21831辆,市场份额也小幅下降至5.7%,排名第六。
6. 特斯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依然居榜首
a. 特斯拉销量的下滑相当明显,其去年的新注册量为37574辆,同比下滑41%,市场份额占比为9.9%,由此从德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第二位滑落至第三位。
b. 虽然,在2024年德国电动汽车车型畅销榜前十中,特斯拉Model Y仍然以29896辆位居榜首,但销量同比减少34.7%。
7. 中国品牌在欧洲的存在感依然很弱,在德国止步不前
a. 施密特汽车研究中心(Schmidt Automotive Research)最近发布的西欧18家市场2024年1月到11月的销售数据表明,在共1060万辆的新乘用车市场中,包括比亚迪,上汽的MG和小鹏在内的中国品牌份额仅占3.3%,远低于日本汽车的13.2%和韩国汽车的8%。
b. 比亚迪以4万辆占比0.4%。与此同时,累计约35万辆的中国品牌新车中,接近三分之一被交付至英国等非欧盟的欧洲市场,还是依靠MG品牌自己在发源地的强劲表现。
c. 关税公布后,对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占率有明显打压。
8. 比亚迪定价不低,销量被大众ID碾压
a. 比亚迪是所有中国车企里,在德国最努力提升品牌力的车企之一。在比亚迪2024年在德销售的众车型中,Atto 3的销量最大,为1082辆,占总销量的39%。
b. 比亚迪Atto 3是比亚迪在欧洲推出的一款紧凑型电动SUV车型。价格仍然偏高。针对欧洲市场调整的版本在德国的起售价(Comfort)为37990欧元,配置更高的版本(Design)起售价为39990欧元,远高于中国国内价格。这样的定价虽然低于德国畅销车大众ID.4,但高于同属畅销车型的大众ID.3。
c. 大众ID.3和ID.4在德销量几乎是比亚迪Atto 3的二十倍。在德国2024年最畅销电动车型榜中,大众ID.4和ID.3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
d. 在该细分市场中,Atto 3面临来自大众ID.3、起亚EV3、现代Kona Elektro、MG4和大众ID.4等车型的激烈竞争。
短评:
在德国电动汽车市场蛋糕缩小的情况下,在中国车企略低或略高于竞争车型的定价策略之下,中国汽车品牌离德国消费者最终认识到中国电动汽车性价比更高,还有很远的距离。(汽车之家 图文 吴沛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