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设计解码] 聊完了外观的设计之后,紧接着我们本期面对的是林肯的内饰设计总监Soo Kang女士以及她的搭档,材料与配色高级设计师Marcia Salzberg。两位会给我们分享他们在全新林肯大陆内饰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路,而这个过程中,包括如何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以及为何会迎难而上设计30项调节座椅,这两位女设计师都会给我们一一的介绍,下面就让我们开始。
■ 内饰篇中将会露面的两位设计师:
拥有百年历史的林肯在最早的时候,设计师都是出自自己的家族,所以他们很为自己的设计感到骄傲。但这一家族化的制度当然不可能在近代得以延续,市场全球化的今天,品牌需要积极的引入来自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才能够使产品持续的保持竞争力。Soo Kang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林肯工作的,在一场福特设计大赛上,当时年轻的Soo Kang作为一名韩裔女性设计师赢得桂冠,之后在福特这个家族企业里一干就是29年。
除了林肯大陆之外,MKC、MKZ和MKX的内饰中都有Soo Kang团队的身影,她认为这其中每一台风格都是不一样的,这里就不展开了。此外,Marcia Salzberg则是另一位重要人物,她在林肯的内饰团队里负责材料和色彩的搭配,而这一工作对于如何有效提升车厢内部的档次感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 林肯大陆设计解读——内饰篇
1/Soo是怎样理解大陆内饰设计的?
和以往我们所介绍的内饰解读不同的是,Soo并没有给我们一点点的去抠每一个细节的设计,而是主要给我们聊了她在设计现有的这套大陆内饰时的一些思路。内饰的设计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并不是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在这个大数据决定一切的年代,充分的市场调研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在真正开始设计内饰之前,其实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因为每个细分市场的消费者,他们人是不同的,用车方式是不同的,对车的理念和想法也是不同的。”Soo说。“我们是要把消费者放在中心,去了解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Soo的团队在设计林肯大陆的内饰前,走访了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跟随着他们的目标消费者一同生活,去观察他们平时做些什么,怎么用车,在车里面干什么,有哪些需求,以及汽车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设计师还要去体验各地不同的路况、甚至空气环境,因为堵车的时候,用户可能会频繁的调节座椅或是操作多媒体系统;空气不好的时候,例如中国的一些城市,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消费者对车内洁净空气的需求有多高。
最终Soo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消费者和美国消费者在审美方面是类似的,比如大家都不太喜欢传统的老式的豪华设计,而更喜欢现代的,前卫的,具有设计感的产品。她特意给我们看了一些类似风格的设计样片,这也是她当时给其他消费者选择时的图片,很显然,我们也喜欢那些流动性的、有线条感的、简简单单的设计,不喜欢图片中那些比较老旧的华而不实的设计风格。
但另一方面,Soo也告诉我们,“中国和美国市场最大的需求差异还是在后排,中国消费者对于后排的关注度明显更高。因为他们不仅希望自己开这台车时很舒适,也希望坐在后排的家人或客户也能得到很好的驾乘体验。”所以综合所有的调研数据之后,团队给这台林肯大陆的内饰定调为“静谧的豪华”,简单的五个字已经将舒适、豪华与空间的细节完完全全的概括了进去。
这之后,你就会看到一些早期的平面稿出现,时间上来说,这个过程大概是在4年多以前。“虽然已经定下了基调,但在图稿中,你还是会看到一些偏向于激进和前卫的设计风格,或是偏向于流线的设计风格,也有偏向于传统的,更有向经典致敬的,而我们就是要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提取出我们最终想要的那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