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精彩游记 正文

丈量天路 新藏公路中巴公路长途游记

收藏 (0条) 举报/纠错

  对于车来说,这里最大的威胁也是颠簸。看似平坦 的地面,但细碎的高频率震动对减震器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走过这里的人 都知道,在这种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下,避震器的高热会使油压升高,最终 就是减震油渗漏减震器失效。所以我们备足了减震器,但其实心里也打鼓, 在这种环境下一旦减震器出问题,更换起来是个大工程。第二就是轮胎,阿 里的地面上密布锋利的碎石,小石头可能会带来大麻烦。第三是空滤,我们 从出发到现在,就只有一个空滤,没有备用品,尘土也是我们敌人之一。至 于燃料,我们准备了60升备用汽油,沿途还有机会加到私售汽油,对于荣威 W5的油品适应性,我倒是一点都不担心。


新藏公路

  新藏公路是继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之 后,进入西藏的第三条公路。

  现在的新藏公路是1956年正式开始修 建。1954年元月,新疆军区组成勘测大队进行选点测线,当时选了5个起点 :皮山县的章古雅、墨玉县喀拉喀什河、叶城县提孜那甫河-哈拉斯坦河、 莎车县叶尔羌河和叶城县林场沿着柯克亚吾斯塘河。经反复对比论证,认为 叶城县城东4公路处的林场出发的路线最合适,这就是现在的新藏公路零公 里。

  1956年3月,由近6000人组成的施工队 伍进入工地,4月正式开工。1957年7月,公路修到现在的红柳滩公路段所在 地后,为了加快修建速度,交通部批准从大红柳滩到噶达克,可以采取简易 办法:所谓简易,实际上就是“顺地爬”。1957年9月份,新藏公路修到原 定的终点噶达克(现在的噶尔县境内)。10月份,西安第五工程局、新疆军 区、新疆交通厅3个单位组成验收委员会,对全长1210公里的新藏公路进行 了验收,10月6日在噶达克举行了通车典礼仪式。从此,巍峨险峻的昆仑高 原上有了现在的新藏公路,西藏阿里地区各族军民也有了与外界交流的交通 要道。原计划3年修通,实际上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新藏公路在噶达克通车后,当时的中 共西藏阿里工作委员会和阿里支队提出建议,要求把新藏公路修到阿里普兰 县。于是,新藏公路修建指挥部又派出技术人员进行测量。1958年3月,交 通部批准按便道标准修建,9月完工通车,实际从噶达克向普兰推进了248公 里。


  错过了我们所经的最后一个村落,接 下来我们只能往前赶路。住在哪里,现在还不知道。(备注: 由于行驶至此天色已晚,所以无法在行程中拍摄更多的沿途 景色,接下来一夜,我们将以纯文字的形式为大家描述,敬请谅解)

  沿途又经过臭名昭著的死人沟,看到 公路旁只有几间简易房,离天黑还早,我们就没做停留,继续向前走。死人 沟原名叫泉水沟,名字好听,但这是新藏线上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方。相传 这个峡谷海拔在5000米以上,氧含量极低,加上高寒,任何人途经此地,都 免不了要遭受严重的高原反应。相传有些人在此过夜,睡着以后,不知不觉 就死了。当地人传说50年前,解放军进藏先遣部队从新疆进藏的连队曾在泉 水沟全军覆没,于是这里就改名叫“死人沟”。不过传说只是传说,至少路 过此地,我也没感到任何异常,说起来也怪,自从前几天从樟木回到高原, 就再也没有过任何反应。

  过了死人沟,大概到了晚上7点多,离 天黑就只剩不到一个半小时,我们也不知道下一次停留还要走多久。一路上 我们一直跟着一台运送施工物资的军用卡车,希望能跟着他到部队或施工队 的驻地借宿一晚。大概10点多,军用卡车转下主干道,拐向公路边的工程指 挥部。在讯问后我们得知这里也没有多余的房间可供我们住宿。于是我俩当 即决定,趁天黑继续赶路,如果一切顺利,明天天黑之前就能到达叶城,再 好好休息。

  赶夜路穿越阿里无人区当然要冒些风 险,我们也快速权衡了一下。首先是交通事故,这还是两山之间的宽阔谷地 ,几乎不会出现翻车等严重的事故。撞车也着实没什么可撞的,路上看不到 别的车,唯一有可能撞到的就只有电线杆、里程碑和施工剩下的土堆,但只 要小心行驶,完全可以避免。迷路,在这里几乎不会迷路,我们要往北或西 北方向走,前风挡外面抬头就能看到北极星,只要我们对着北极星,再保证 视野内能看到电线杆,方位就一定不会出错。唯一不确定的就是车辆,但只 要不出现严重问题,我们都还能继续往前走。如果遇到爆胎之类的小故障, 也完全可以在车里睡到天亮再修理。

  所以现在,我俩就在漆黑的夜里穿过 阿里这片荒凉的土地。而我们唯一能依靠的,除了自己,就剩下这台车了。

  跑了大概200公里,借助车灯,在路的 两边开始出现低矮的灌木,这大概是快到沿途的另一个有人居住的地方—— 大红柳滩了。再走不久,远处隐约就能看到灯光,借助微弱的灯光和月光, 可以看到远处最高点有手机基站的轮廓。大红柳滩是新藏线上一个奇怪的地 方,这里原本没有人居住。大概是修这条路的时候这里留下了一些施工队住 过的临时工棚,此后才有人在这做一些吃饭住宿之类的小买卖。这不是城、 不是镇、甚至连个村子都算不上,这个两山之间的平坦谷地,和别处唯一不 一样的地方,大概就是这里有流动的淡水。

  进入大红柳滩,如果基站算是建筑物 的话,那它可能是这儿唯一的现代建筑了。其它地方就只有几排简易房挤在 一起,房子中间的通道,不知道能不能算是路。房子外围被垃圾包围,我怀 疑是不是有人把整条219线上的垃圾都捡来堆在这儿了,有堆成山的啤酒瓶 ,借着月光还能看见报废卡车的残骸。大红柳滩——一个被遗忘在角落的世 界上最高的垃圾场,我只能这么评价。

  我们在大红柳滩,挨着啤酒瓶堆出的 山,因为实在躲不开,把车停下休息。到六点多趁天还没亮,又继续出发。

  此行我们还有个任务,到昆仑山脚下 的康西瓦烈士陵园祭奠50多年前为国捐躯的边疆战士。从大红柳滩开车不久 就到康西瓦陵园,此时天还没亮,我们停下车,等待晨曦。


康西瓦烈士陵园

  60年代初,印度军队奉行所谓的“前 进政策”,在中印边境西段不断越过传统习惯线,大量蚕蚀我国领土,建立 了43处侵略据点。1962年10月20日,印军悍然在中印边界东西段同时向我军 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我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在西段地区,新疆军区 组织机动部队和边防一线守点分队共约1个加强团的兵力,在北起神仙湾, 南至扎西岗,正面600公里的地域内,配合东段我军主力作战,于天文点、 河尾滩、空喀山口、阿里4个方向对入侵印军之114旅实施反击,全部清除了 印军入侵设立的43个据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这次自卫反击作战中,我 军共歼敌434人(毙265人,伤169人),缴获各种枪支402支,各种火炮37门 及其它军用物资一批,我军牺牲104人,伤224人。根据新疆军区前指首长指 示,我军西线参战部队阿里方向阵亡官兵安葬于狮泉河,天空方向阵亡干部 安葬于叶城,阵亡士兵安葬在康西瓦。


文章标签: 国内外游记 西藏 自驾游
共25页<>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荣威W5 2011款 1.8T 4WD 自动豪域版 阅读测试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100-0公里/小时) 油耗(100公里)
    12.16 45.35 12.00
    测试文章:古典主义者 测试上汽荣威W5 1.8T四驱版
    评测编辑-梁巍:

    荣威W5有个来自奔驰越野车的好底子,只不过现在它被定义为城市SUV,隔音相当的不错,但1.8T发动机的噪音着实有点大,另外非承载车身也让舒适性打了折扣。当然价格还算厚道,如果要选的话还是3.2车型吧,噪音真的要比1.8T还要小的多,动力也更好。

    评测编辑-胡正暘:

    车厢里拥有非常出色的静音效果,乘坐舒适度、越野性能在同级别里也都名列前茅,不过刚上市可靠性未知,另外据说产能有点不足。

    评测编辑-罗浩:

    这是一辆具备很强越野潜质的城市SUV,对于城市使用来说,倒也不错,较高的坐姿隔绝了很多路面噪音和振动,但是1.8T发动机并不算充盈的扭矩抹杀了一部分越野天赋,有点可惜了。

最新文章
加载中

荣威W5

指导价:14.28-29.88万
级别:中型SUV
询底价